建发浆纸
深化期货运用 护航浆纸产业链韧性发展
文|厦门建发浆纸集团有限公司
“从传统贸易商到全产业链运营商,建发浆纸的每一步转型都离不开对市场工具的创新运用。作为上海期货交易所的产融服务基地,期货已不再是我们单纯的‘风险对冲工具’,而是成为推动产业链价值再造、助力绿色转型的核心引擎。”
作为深耕浆纸行业三十余年的企业,厦门建发浆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发浆纸”)亲历了行业从传统贸易模式向全产业链运营模式的转型,更深刻体会到期货工具对产业链稳定与升级的关键作用。从最初被动应对价格波动,到如今主动运用期货构建风险管理体系、创新业务模式,期货已成为我们连接实体经营与金融资源的核心纽带,助力我们在复杂市场环境中实现稳链、强链、优链。
打破定价被动,重塑行业格局
在2018年上海期货交易所纸浆期货上市前,国内浆纸行业长期面临“定价无话语权”的困境。国内纸浆价格高度依赖外盘报价,我们和众多同行一样,只能被动接受国际供应商的定价,成本波动风险完全暴露在市场不确定性中。纸浆期货的推出,如同为行业注入了“定价锚”,让现货交易有了实时、透明的价格参考,削弱了外盘报价的垄断性。
随着期货市场的发展,我们明显感受到行业定价逻辑的转变。自2023年起,海外针叶浆对中国的报价越来越多地参考纸浆期货价格进行调整,以往“国际定价、国内跟随”的单向模式被打破。这不仅让我们在与海外供应商的谈判中更有底气,也让整个产业链的价格形成机制更趋公平、合理,为我们后续开展期现结合业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贸易模式,为客户降本增效
在熟悉期货工具后,我们率先将基差贸易模式引入浆纸行业,把“期货价+升贴水”的定价方式与套期保值操作相结合,为上下游企业提供更灵活的成本控制方案。日常运营中,我们会根据市场预判在纸浆期货主力合约上分批建仓,提前锁定未来半年的原料采购成本,再与纸企签订点价协议,让客户能根据自身经营节奏选择合适时机完成点价,有效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2025年上半年,不少纸企为控制风险压缩原料库存,采购意愿低迷。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创新推出“后点价策略”:允许纸企先提用现货投入生产,待后续期货价格回落后再完成点价平仓。这一举措让客户无需在价格高位时勉强采购,最终较现货市场大幅节省了采购成本,既缓解了纸企的资金压力,也帮助我们稳定了客户合作关系,实现了“双赢”。
构建复合体系,应对市场复杂挑战
随着行业竞争加剧与市场波动升级,单一的套期保值已难以满足需求。2024年四季度,造纸行业遭遇“双重压力”:下游集中投产导致各纸种价格连创新低,海外供应商却持续挺价,纸浆期货波动率超30%,我们和客户都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为此,我们突破传统套保模式,构建了“自有库存+场外衍生品”的复合型风险管理体系,用更灵活的金融工具组合应对市场变化。
针对终端客户对原料成本控制的迫切需求,我们设计了为期一个月的累购期权结构化方案:当纸浆价格上涨时,客户可豁免采购义务,避免高价拿货;当价格下跌时,则触发双倍采购机制,帮助客户抓住低价补货机会。这种非线性收益结构,既为客户规避了单边下跌风险,又保留了价格上涨时的弹性空间。方案到期后,客户累计采购均价较同期期货点价优化80元/吨,不仅实现了成本优化,还保障了成品纸销售利润率维持在15%以上,更在海外供应端强势挺价的背景下,确保了原料供应的稳定性。这次实践让我们深刻意识到,期货工具的创新应用,能为产业链韧性提供远超“风险对冲”的价值。
赋能绿色转型,迈向全球价值链上游
如今,作为上海期货交易所的产融服务基地,期货已不再是我们单纯的“风险对冲工具”,而是成为推动产业链价值再造、助力绿色转型的核心引擎。
我们深化期现结合,依托金融工具和现货布局,构建产能调节池,联动6大保税仓库实现跨区域库存调配。在2024年纸浆期货价格单月波动超40%期间,该体系帮助200余家合作企业锁定加工利润,订单执行率超过99.7%。2019年推出的“浆易通”平台通过AI大模型实现需求预测与智能配货,累计降低产业链摩擦成本超30%,2024年入选“中国产业数字化百强榜”,已升级为行业基础设施。
在我们与马来西亚IOI集团合作的全球首个棕榈浆环保项目中,期货工具发挥了关键作用——我们为该项目设计了浮动定价机制,让环保纸浆的价格与期货合约形成动态平衡,既保障了项目的收益稳定性,又为市场推广环保原料提供了价格保障。该项目利用棕榈种植废弃物年产45万吨环保纸浆,开创循环经济新模式,获马来西亚政府碳中和认证。此外,通过跨境头寸转换服务,我们还实现了海外桦木浆与上海纸浆期货的协同,进一步提升了全球资源配置效率。
近日,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胶版印刷纸期货及期权、纸浆期权,不仅可以帮助产业链企业优化生产预期及采购预期,还可用于优化企业库存及销售。这对于有着很强季节性的胶版印刷纸上下游企业来说,无疑是非常有帮助的。尤其是纸浆期权和胶版印刷纸期权的上市,给市场提供了更丰富的风险管理工具,场内期权在操作便利性、安全性等方面也远超场外期权,对于贸易企业的一些操作将带来降本增效的效果。
三十余年来,从传统贸易商到全产业链运营商,建发浆纸的每一步转型都离不开对市场工具的创新运用。未来,我们将继续以“金融血脉”贯通“实体经脉”,把期现联动的经验分享给更多产业链伙伴,将大宗商品的波动性转化为行业共同成长的确定性,推动中国浆纸行业从“价格接受者”向“全球价值链塑造者”迈进,为行业绿色、稳健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