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博石化
以期货工具破解利润波动难题
的实践探索
文|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为了保持并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降低企业日常经营风险,在极端市场环境下也能保持充足的流转资金,京博石化于2014年前后开始向境外优秀企业学习,通过参与衍生品交易来对库存或产能进行保值,尽可能地提高利润空间。并作为上海期货交易所的产融服务基地,树立期现结合的战略思维,逐步加大期货在现货经营中的应用,在产融协同中探索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范式。”
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博石化)位于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经济开发区,是一家以石油化工为主业、集石油炼制与后续深加工为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京博石化产业涉及高效能燃料、高端化学品、高性能材料三大板块,其中海韵沥青累计销量已经超过2000万吨,荣获山东省质量改进奖、山东知名品牌等荣誉。随着海韵沥青业务逐步开展,现在年度产量超过300万吨,已经在山东、华东、西南等区域得到广泛应用。
觉醒:从“被动挨打”到“主动出击”
为了保持并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降低企业日常经营风险,在极端市场环境下也能保持充足的流转资金,京博石化于2014年前后开始向境外优秀企业学习,通过参与衍生品交易来对库存或产能进行保值,尽可能地提高利润空间。在学习了大量的先进经验之后,集团坚定认为期现结合的经营模式是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开始在公司内树立期现结合的战略思维,逐步探索加大期货在现货经营中的应用,在行业内推出期现经营的新模式。
2016年“海韵”牌沥青获批成为上海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期所)石油沥青期货合约的注册交割品牌,京博石化也获批成为上期所的指定沥青厂库。同年5月19日,京博石化与客户签订仓单买卖合同,同时注册1万吨厂库仓单,正式完成京博交割厂库的第一次仓单注册。
破局:用“金融工具”化解经营危机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全球需求收缩,原油价格开始出现下跌趋势。炼厂生产利润相对可观,此时为了保证在高利润时,装置能够保持负荷最大化运转,同时满足下游客户规避风险的需求,京博石化首次推出盘面点价经营模式。
受制于2020年沥青产能扩张,沥青生产利润持续面临压力,工厂库存管理的重要性凸显。京博石化开始引入期权衍生品工具,开创仓单/实货备兑期权的经营模式,并于2021年5月份实现国内首单沥青期权仓单备兑交割。2021年3月份,京博交割厂库启用库容扩增至30万吨,在场外期权与传统期货工具的辅助下,2021年京博石化沥青交割量超过60万吨,期现基差合同签订20万吨,有效化解了公司库存压力问题。
目前,期货期权等衍生品工具已经成为公司日常销售经营中最常见的辅助手段,通过衍生品与现货的有效结合,实现生产利润的掉期经营,保证了公司生产经营的平稳运行。
超越:从“稳定器”到“加速器”的蜕变
作为上期所产融服务基地,京博石化积极响应交易所“强源助企”号召,深度融入期货市场功能,聚焦石化行业长期面临的利润波动剧烈、成本管控难、经营风险高企等核心痛点,创新运用原油和燃料油、石油沥青等能化期货及衍生品工具,逐步探索出一条“期现协同、风险对冲、稳健经营”的破局路径。
2025年3月份,为了规避地缘政治和汇率波动的影响,我司决定采用国内期货品种代替国外品种来锁定利润。2025年3月中下旬开始,通过石油沥青期货等品种逐步建仓锁定利润,最终为公司生产利润增利80元/吨。
京博石化的实践充分印证,期货工具不仅是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稳定器”,更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加速器”。通过深度融入期货市场功能,京博石化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价格波动对经营的掣肘,更在产融协同中探索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范式。
2025年9月10日,燃料油和石油沥青期权在上期所挂牌交易。对于实体企业,期权是比期货更为灵活的风险管理工具,两者配合使用可以帮助企业应对更复杂的风险管理场景,提升企业稳健经营的能力。未来,京博石化将继续深化与上期所的合作,优化期货衍生品工具应用场景,探索跨境风险管理、绿色金融衍生品等创新方向,助力构建更具韧性的能源产业链。我们呼吁更多企业拥抱期货市场,以金融“活水”灌溉实体经济,共同书写产融结合服务国家战略的新篇章!